水質(zhì) 無論是海水還是淡水,水質(zhì)永遠是最重要的。有時我們會聽說某種魚、某種珊瑚很難養(yǎng),其實不然。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對水質(zhì)的要求很高。那么水質(zhì)狀況究竟怎么分析呢? 1.酸堿度 PH值是指水中所含的氧離子和氧離子的含量。天然海水由于含水量大,pH值相當穩(wěn)定。一般淡水的PH值呈中性,約為7,而海水中含有大量礦物質(zhì),呈堿性,PH值約為8.0~8.2。所有海洋生物都習慣了這樣的環(huán)境,過高或過低或變化較大的pH值都會使海洋生物不適應。 由于水族箱缺水,PH值會受到生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當藻類或高山湖泊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會釋放氧氣,從而增加pH值。當光合作用在夜間停止時,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都會消耗氧氣并放出二氧化碳,從而降低 pH 值。 
2.硬度 天然海水的硬度約為7-9dkh。海水的硬度與水中的碳酸鈣含量有關(guān)。 海水的硬度主要有兩個影響。硬度低的水會不容易穩(wěn)定PH值,容易造成魚缸PH值過低。此外,許多海洋生物會吸收碳酸鈣用于骨骼生長,尤其是獅山湖更容易因硬度低而無法生存。 更高的硬度會加快鼓山湖的生長速度。一般海水魚缸只要硬度保持在7-12dkh就沒有問題。硬度太高會造成海水中鈣的流失。鈣 海水中的鈣含量約為400-410ppm。所有的骨珊瑚、鈣質(zhì)藻類、管蟲和許多海洋生物都需要鈣來制造骨骼以供生長。最大鈣含量只能為500ppm。超出這個范圍,凝結(jié)水就會像雨一樣滲入水中。發(fā)生這種情況時,水箱中的水將完全變白。 海水溶解固體的能力有限,所以高硬度和高鈣含量不能同時保持,只有兩者達到一定含量,或者一個高一個低,才不會影響珊瑚和其他生物生長。最重要的是盡量保持穩(wěn)定,即使兩者略低,問題也不大題。 加鈣時應緩慢加入,不可與硬化劑一起加入,否則會立即化合成碳酸鈣,造成硬度下降,鈣質(zhì)量下降。兩種添加劑應至少分開1小時,最好不要在同一天添加。 3.鎂 鎂也是海水中的主要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海水的鎂含量約為1250-1350,約為鈣的三倍。加鎂時應緩慢加入,不可與硬化劑一起加入,否則會引起硬度下降。兩種添加劑應至少分開1小時,最好不要在同一天添加。海水是與淡水最不同的水質(zhì)。海水魚很難在淡水中生活,淡水魚也很難在海水中生活。所以,養(yǎng)海水魚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海水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