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 溶解氧(DO)是指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以每升水中含氧毫克數(shù)表示,溶解氧以分子態(tài)存在于水中表示。溶解氧的大小可以反映水體的污染程度,尤其是有機物污染的程度。它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是衡量水質的綜合指標。因此,測量水體溶解氧含量對于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 水中溶解氧的測定 1、熒光溶解氧傳感器 測量溶解氧,首先要說的就是熒光溶解氧傳感器,它利用的是熒光法的測量原理:經過調制的藍光照射在熒光物質上,使其激發(fā)并發(fā)出紅光。由于氧分子可以帶走能量(爆發(fā)效應),紅光激發(fā)的時間和強度與氧分子的濃度成正比。反比。 2、碘量法 碘量法是一種計量準確的化學檢測方法。它是較早用于檢測溶解氧的方法。將硫酸錳和堿性碘化鉀溶液加入水中,生成氫氧化錳沉淀。由于氫氧化錳極不穩(wěn)定,它很快與水中的溶解氧反應生成硫酸錳。 15分鐘后,加入濃硫酸使沉淀與溶液中加入的碘化鉀反應,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沉淀的碘就越多。取一定量的反應水樣,以淀粉為指示劑,用標準溶液滴定,計算水樣中的溶解氧含量。 碘量法適用于源水、地表水和其他清潔水。 3.安培法 安培法的測量速度比碘量法快,操作方便,干擾小,可在現(xiàn)場自動連續(xù)檢測。但由于其透氧膜和電極比較容易老化,當水樣中含有藻類、硫化物、碳酸鹽、油類等物質時,透氧膜會發(fā)生堵塞或損壞,需要對其進行保護和保護。及時更換。由于它是依靠電極本身在氧的作用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來測量氧濃度,測量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所以測量時應不斷攪拌試樣,定期更換電解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