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出水中的懸浮物指標是否達標,主要取決于生物系統(tǒng)污泥的質量是否良好、二沉池的沉淀效果以及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控制是否恰當。造成二沉池出水懸浮物超標的原因是二沉池設計參數(shù)是否選擇恰當,或者將生物池污泥濃度控制在較高的水平時,也會造成二沉池固體表面負荷過大,影響出水水質。因此,一般認為應對二沉池的這幾個工藝參數(shù)的設置留有較大的余地,以利于污水處理廠工藝的控制與調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污水懸浮物超標原因及應對措施。 
1.二沉池水力停留時間
污水在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時間長短,是二沉池運行的重要參數(shù)。只有足夠的停留時間,才能保證良好的絮凝效果,獲得較高的沉淀效率。因此,建議二沉池的水力停留時間設置在3~4h左右。
2.二沉池水力表面負荷
對于一座沉淀池來說,當進水量一定時,它所能去除的顆粒的大小也是一定的。在所能去除的這些顆粒中,最小的那個顆粒的沉速正好等于這座沉淀池的水力表面負荷。因此,水力表面負荷越小,所能去除的顆粒就越多,沉淀效率就越高,出水懸浮物的指標就越低。設計二沉池較小的水力表面負荷,有利于污泥等懸浮物的有效沉淀。一般建議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負荷控制在0.6~1.2m3/m2×h。 3.二沉池固體表面負荷
二沉池的固體表面負荷的大小,也是影響二沉池沉淀效果的重要因素。二沉池的固體表面負荷越小,污泥在二沉池的濃縮效果越好。反之,則污泥在二沉池的濃縮效果越差。過大的固體表面負荷會造成二沉池泥面過高,許多污泥絮體來不及沉淀就隨污水流出,影響出水懸浮物指標。一般二沉池固體表面負荷最大不宜超過150kgMLSS/m2×d。 4.活性污泥質量
膠體狀態(tài)的污染物首先必須被吸附到活性污泥絮體上,并進一步被吸附到細菌表面附近才能被分解代謝,因而吸附性能較差的活性污泥去除膠態(tài)污染物質的能力也差。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系指污泥絮體內的微生物分解代謝有機污染物的能力,生物活性較差的活性污泥去除有機污染物的速度必然較慢。只有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才能在二沉池得以有效地泥水分離。 5.進水SS/BOD5
生物系統(tǒng)活性污泥中MLVSS比例與進水SS/BOD5有很大的關系,當進水SS/BOD5高時,生物系統(tǒng)活性污泥中MLVSS比例則低,反之則高。根據(jù)運行經驗來看,當SS/BOD在1以下時,MLVSS比例可以維持在50%以上,當SS/BOD5在5以上時,VSS比例將會下降到20~30%。當活性污泥中MLVSS比例較低時,為了保證硝化效果系統(tǒng)就必須維持較高的泥齡,污泥老化情況較明顯,導致出水懸浮物超標。 6.有毒物質
入流污水中含有強酸、強堿或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將會使活性污泥中毒,失去處理功效,嚴重的甚至發(fā)生污泥解體,造成污泥無法沉淀,出水懸浮物超標。解決活性污泥中毒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加強對上游污染源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