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質檢測指標是具體衡量地表水中各種雜質種類和數(shù)量的尺度,是判斷水質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的重要依據(jù)。地表水水質檢測主要包括pH值、電導率、溶解氧、濁度及溫度這五項,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些地表水水質檢測指標的測量意義。 
1.地表水水質中pH值的變化會影響藻類對氧氣的攝入能力及動物對食物的攝取敏感度;會影響細胞膜轉運 物質的活性和速率,影響其正常代謝,進而對整個食物網(wǎng)產生影響。 2.電導率測值常常被環(huán)保內人士成為“水質監(jiān)測排頭兵”。電導率主要是測水的導電性,可以體現(xiàn)其他相關參數(shù)---TDS(溶解性固體總量)、鹽度(SAL)、溶液中總的離子濃度。
地表水中監(jiān)測電導率指標,主要目的是監(jiān)測水體中總的離子濃度。包含了各種化學物質、重金屬、雜質等等各種導電性物質總量。 3.地表水中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亞硝酸根、亞鐵離子等還原性物質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機物質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所以溶解氧是地表水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是水體是否具備自凈能力的表示。 4.地表水中濁度值的高低,直觀反映的是水體的渾濁程度。渾濁程度主要是受水中的不溶性物質引起,不溶性物質包括懸浮于水中的泥沙、腐蝕質、浮游藻類和膠體顆粒物等。降低濁度的同時也降低了水中的細菌、大腸菌、病毒、隱孢子蟲、鐵、錳等。 5.地表水溫度的變化,即使是相對較小的溫度變化也會對水生野生動物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影響生物生長和魚蝦類動物進食的速度,以及它們的繁殖時間和效率。全球氣候變暖也會增加有害藻華的風險,滋生了水生植物和魚類產生負面影響。 依據(jù)地表水水域環(huán)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高低依次劃分為五類: Ⅰ類 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qū); Ⅱ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qū)、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 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qū)、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到、水產養(yǎng)殖區(qū)等漁業(yè)水域及游泳區(qū); Ⅳ類 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yè)用水區(qū)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qū); Ⅴ類 主要適用于農業(yè)用水區(qū)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對應地表水上述五類水域功能,將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值分為五類,不同功能類別分別執(zhí)行相應類別的標準值。水域功能類別高的標準值嚴于水域功能類別低的標準值,同一水域兼有多類使用功能的,執(zhí)行最高功能類別對應的標準值。
|